首页

优美之家绳艺

时间:2025-05-27 19:21:02 作者:巡逻搜爆找物证样样精通 警界“汪汪队”守护“新国门” 浏览量:15936

  “看到孩子之间按胸口务必警惕”“死亡游戏再现校园严重可致死”——这几天,跟“死亡游戏”相关的话题多次登上热搜榜,引发网友关注。湖南益阳一家长发视频称自家孩子在学校玩“死亡游戏”后迅速晕倒,直到第二天还感觉头痛头晕,“我儿子这条命真的算是捡回来的”引来众多担忧,还有网友说自己侄子的同班同学因玩该游戏休克住院。

  “死亡游戏”并非新鲜事物,它有多个名字,又叫“心跳游戏”“闭气窒息游戏”,还被称为“梦回大唐”“死亡三秒”,最早源于东南亚及我国港台地区青少年中,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内地和沿海城市的少数中小学和大学校园传播。2014年,石家庄一名中学生“游戏”后全身抽搐并意识模糊,经医院抢救后吸氧三天才恢复正常;2017年,长沙一名大学生“游戏”后昏迷倒地,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死亡游戏”多年来几起几落却始终难以完全禁绝,这一次的卷土重来再次为我们敲响了监管与教育的警钟。

  教育部早在2004年就曾表态,坚决制止此类不良游戏在学生中传播、蔓延,2005年再次发文要求国内所有网站删除有关“死亡游戏”的介绍,2007年又要求中小学校进一步加强管理。相关省市也曾采取过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包括揭露游戏危害、严禁学生尝试、密切关注学生业余生活等。这一次湖南学生玩“游戏”晕倒后,当地教育局也迅速进行了全市排查和后续部署。

  但就是在这么多的保护措施之下,这种把闭气窒息当“游戏”的危险行为,为何还是会在校园里反复出现?究其原因,与青少年的好奇心、跟风、难以辨别是非等年龄特点,以及某些网络平台的监管存在漏洞分不开。“死亡游戏”虽已明令禁止,但仍有部分博流量的内容创作者上传相关内容吸引着孩子们的好奇心进而模仿;还有一些学生因学习、家庭等方面的压力无法释放,当出现一种被宣称是“刺激的”“能产生快感的”游戏时,就很容易把它当成舒缓压力的错误方式。

  杜绝“死亡游戏”卷土重来,全社会必须形成合力。学校不仅要在学生出现危险动作时及时发现和制止,更要在平时就对学生加强生命教育,只有让他们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才能把握生命,让生命教育给孩子们铺垫一层价值观底色,他们就不会轻易受到不良内容的蛊惑。同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需要每一个家庭认真参与进来。家长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多倾听他们的心声,多给他们说心里话的时间,只有了解了孩子最真实的想法,才能给予他们更为合适的引导和恰如其分的关爱。

  另外,“死亡游戏”的死灰复燃也暴露了监管部门、平台及网站对相关内容不够敏感、不够重视等问题,相关机构对“死亡游戏”短视频的清理必须快速且强力执行,才能让其彻底失去传播途径。事关青少年的生命安全,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进来,才能呵护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更加稳健地前行。

  (央视新闻客户端 文丨马泽宇 编辑丨赵静)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在长春见青春!长春假日游线上线下玩到爆!

“心里装着群众,办法总比困难多。”事过之后,宝塔区住建局副局长庞振强仍在感慨。从危房改造入手,探索多元筹资模式……蓝图渐成现实,市区32条沟道持续治理,2.1万户居民受益。

山东海阳核电3号核岛反应堆厂房封顶

19世纪初,首批中国茶农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巴西种茶授艺。在里约热内卢植物园古茶树前的石碑上,有一段以葡萄牙文和中文镌刻的文字:“此为中国—巴西友谊的见证。”在古茶树旁边,还生长着一棵代表“巴西味道”的“巴西莓”。两树并肩而立,见证着这段“中巴茶缘”。

贵州:“村超”流量带来拉动效应 “村经济”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银川4月26日电 (记者 李佩珊)4月26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作家定点深入生活办公室、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宁夏文联等单位共同主办的郭文斌散文集《中国之美》研讨会在宁夏银川市举行。来自文艺界的21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之美》创作心路历程,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研讨。

和音:共逐现代化之梦 共筑命运共同体

中国新闻周刊》获得的这份2012年4月28日辽阳县政府发布的公告显示:因国家重点项目建设需要,对相关范围内孔姓台组的房屋、土地及地上物实施征收。房屋征收实施单位为首山镇人民政府。

庭审被“遥控指挥”?十余警察到场封存证据

赵乐际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宪法和宪法实施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为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深刻认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宪法最显著的特征、最根本的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保证党的领导全面、系统、整体地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方面全过程。要深刻认识我国宪法是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宪法,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以宪法凝聚共识,汇聚团结奋斗力量。要深刻认识我国宪法具有至上的法制地位和强大的法制力量,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